清华大学出版社《移动安全攻防进阶》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材

在数字化浪潮之中,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及应用深度将进一步提升,移动应用已经完全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应用所隐含的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越发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

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新增150万种移动端恶意软件,至少造成了超1600 万件的移动恶意攻击事件。近年来,工信部针对移动应用长期存在的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违规获取终端权限、隐私政策不完整等行为进行了多次综合整治行动,国家等级保护2.0标准也增加了移动安全拓展标准,移动安全将会成为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内容板块。

清华大学出版社《移动安全攻防进阶》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材

本书是一本移动安全攻防领域的专业书籍,作为《Android移动安全攻防实战》书籍的实战攻防进阶续作,将更加深入地为读者展现移动安全领域中实网攻防的技战术及案例剖析,通过书中的理论阐述、体系构筑以及实践沉淀,体系化展现移动安全攻防领域的魅力。

作者简介

叶绍琛:网络安全技术专家,公安部全国网络警察培训基地特聘专家,网络安全110智库顾问,中国下一代网络安全联盟常务理事,红帽人才工程评审委员会评委,CTFWAR国际网络安全攻防对抗联赛发起人,网络安全期刊《网安观察》总顾问,曾获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陈鑫杰:网络犯罪治理技术专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特聘讲师,公安部全国网络警察培训基地专家导师,广东工业大学网络安全客座讲师,广东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技术顾问,中国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极牛网”总编辑,多地省市公安局网警技术顾问,多次协助侦查抓获大型涉网犯罪团伙。

蔡国兆:移动安全攻防技术专家,移动APT攻击及黑灰产App资深安全研究员,中国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极牛网”移动安全版块主编,华云信安技术总监,极牛攻防实验室负责人,曾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及专利,主导人工智能LLM大模型威胁情报研判、人工智能恶意程序监测等前沿核心课题。

本书内容及结构

本书分为4篇,共15章。

基础篇

基础篇包括第1~3章,目的是让读者掌握后续移动安全攻防进阶阶段所需的基础知识体系。第1章介绍了Android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代虚拟机,DVM与ART。随着Android逆向人员与防护人员的对抗,Android安全攻防的战场从Android应用,逐渐下沉到Android系统。为了保证Android应用的正常运行,很多防护手段在应用运行的时候会被解除,因此逆向人员会利用这一点,从应用运行的过程下手,攻破应用的安全防护。安全人员也会利用应用运行的过程构建更加棘手的防线。在后续的章节中会详细介绍具体的攻防手段,因此该章的作用是奠定一个基础,希望读者通过本章的学习,对Android系统的运行逻辑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

第2章介绍了Android应用的Native层相关知识,包括充当Native与Java两个层次桥梁关系的JNI机制,以及ARM汇编基础知识,还有针对Native函数的Hook手段。与Java层相比,Native层更加接近Android系统的底层,因此分析的难度会更高,读者通过该章的学习将对Android系统的结构与本质有一个明确认识。

第3章介绍了iOS应用包的结构以及应用启动的流程,由于iOS系统的封闭性,大部分逆向人员很难接触到iOS系统的底层,因此大部分的攻防还是集中在应用的层面上,读者通过该章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iOS应用。

理论篇

理论篇包括第4~6章,目的是帮助读者完善移动安全攻防进阶中所需的理论知识。第4章介绍了ATT&CK矩阵的各战术阶段以及其中包含的部分技术,在实际的攻防过程中,这些技术都会被灵活运用,如同兵法一样,攻击者不会死板地按照ATT&CK矩阵划分的阶段一板一眼地进攻,而是根据实际需求或者目标环境进行变化。

第5章介绍了ATT&CK for mobile框架中各战术阶段的技术,读者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些技术会在多个战术阶段中重复出现,这是因为战术重点描述了攻击者在某个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而技术是攻击者达成目标的手段,只要能达成目标,攻击者可以随意使用这些技术,因此分析木马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时候,除了识别出其中使用的技术,还要分析攻击者利用这些技术收集了哪些数据,要达成什么目标。

第6章介绍了LLVM的编译、用法以及Pass程序的编写。LLVM将传统编译过程拆分成三个部分,不仅增加了编译器模块的可重用性,也使得许多开发者可以编写针对中间码的Pass,从而参与到编译过程中。Android应用使用LLVM作为Native层代码编译器也进一步体现了Android系统的开放性。

实战篇

实战篇包括第7~13章,通过剖析移动应用加固技术的核心实现,展现移动应用在攻防一线的对抗实战技术。第7章介绍了整体加固技术的原理以及实现。整体加固的出现使得逆向人员难以获取Android应用字节码,阻碍了逆向人员对字节码的反编译分析,为了获取源代码,逆向人员需要解除应用的加固,又促使安全人员对加固技术进行升级。可以说Android应用的加固与脱壳是安全攻防发展的一个直观体现。

第8章介绍了指令抽取技术的原理以及实现,指令抽取破坏了内存中Dex文件的完整性,细化了代码保护的粒度。安全人员可以指定具体的Java方法进行抽取保护,以平衡应用的安全性与性能。

第9章介绍了第三代加固技术,包括将Java代码转换成C代码的Dex2C技术,对汇编指令的虚拟化保护技术,以及对so文件的压缩加固技术。在实际的加固实践中会将多种加固技术组合使用,甚至三代加固技术混合运用以增加应用破解的复杂性。

第10章介绍了OLLVM的编译使用,并结合三种指令混淆的Pass源码分析了混淆的过程与原理,读者可以结合第二章ARM部分的知识点以及第六章LLVM知识点来理解。

第11章介绍了两种不同层次的VMP技术,Dex VMP借用了Android虚拟机的指令解析机制,而ARM VMP要求开发者需要有比较扎实的汇编语言功底。

第12章介绍了几种针对iOS应用的逆向手段,基本上覆盖了iOS应用分析的流程。当逆向人员获取iOS应用包时,通过Cycript工具获取应用Controller信息,使用砸壳工具去除应用的加固,使用classdump提取头文件代码,最后利用头文件的函数定义编写Hook程序对应用进行动态调试。

第13章介绍了Frida抓包的手段,Frida脚本化运行的方式使得应用抓包可以自动化进行。例如MobSF的动态分析功能就将Frida抓包作为动态分析流程的一个环节。

案例篇

案例篇包括第14~15章,通过现实世界中移动应用恶意程序的案例,利用前面篇幅的攻防技战术能力,进行实网级攻防对抗的案例分析。第14章分析了3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Android恶意软件,包括远程操控类恶意APP、锁机勒索类恶意APP、手机短信蠕虫类恶意APP,让读者们真实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攻防对抗的技战术,结合前面篇幅中学习到的实战分析技术,对恶意软件程序进行逆向反编译,分析该恶意软件的工作原理和危害。

第15章分析了三个不同的APT案例,读者们应该能发现,APT组织通常会将恶意代码封装成一个单独的模块内,应用本体很多时候只是充当了下载器的功能,以此绕过应用商店的检测。除此之外,APT应用会采取多种手段保证自身在目标设备中持续活跃。

什么人适合阅读本书

本书主要讲解与移动安全逆向分析与攻防实战相关的技术,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Java编程语言基础和Android开发基础,由于本书包含“攻”和“防”两部分实战内容,则在安全攻防和软件开发领域有不同的读者定位。

在“安全攻防”领域,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包括:

* 高校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学生;

* 软件安全研究员;

* 软件逆向工程师;

在“软件开发”领域,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包括:

* 高校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学生;

* 高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

* 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

学习建议

本书作为网络空间安全新形态教材,在内容规划上充分考虑到各个技术点的“学习曲线”,通过更多承上启下的内容设置,让高校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前置知识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构建全局的知识体系,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技术原理,从而更好地消化和记忆知识点。

以本书为移动安全学习的蓝图,有如下学习建议:

一、循序渐进、夯实基础

移动安全涉及的技术面较广,以操作系统来划分主要是Android和iOS,在攻防进阶阶段,核心的攻防技术都涉及到底层的原理,这需要读者跟随基础篇和理论篇的内容顺序,循序渐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把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打牢,在后面的实战和案例中才能融会贯通。

二、注重实践、以练促学

攻防技术的核心在于实践,在实战篇中不仅要跟随书中内容去理解知识,还要在实验环境中去实践,通过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在本书的随书资源中,提供了实战篇中涉及的工具、样本等文件,读者可以下载到本地进行操作练习。

三、案例分析、举一反三

本书案例篇中,将移动安全攻防对抗中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和实战在案例分析中融合,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帮助读者尽快积累真实攻防对抗中的经验。在本书的随书资源中,提供了案例篇中涉及的各个恶意程序的样本文件,读者可根据书中内容自行分析实践。

特别致谢

感谢公安部全国网络警察培训基地、网络安全110智库、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网络犯罪治理协会(筹)、中国下一代网络安全联盟、广东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中心对本书的大力支持,感谢本书所有业内推荐专家给予的专业修订建议及赞誉。

感谢我的太太庄雪英老师,给予我始终如一的支持,在幕后默默付出。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用爱和辛劳将我养育栽培,并始终认可我所热爱的事业。

最后,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奋斗在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事业上的工程师们,让我们一起为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添砖加瓦!

叶绍琛 于中国·深圳

 

清华大学出版社《移动安全攻防进阶》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材

极牛网精选文章《清华大学出版社《移动安全攻防进阶》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教材》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极牛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eeknb.com/27456.html

(31)
打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主编的头像主编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4年1月28日 上午11:22
下一篇 2024年2月2日 上午1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