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CIO听到这个问题,会觉得莫名其妙。但这就是CIO&IT经理精英汇微信中一位IT总监遇到的真实案例。
他老板还说:“所有的业绩增长和系统都没任何关系,那么IT的价值在哪里?”
此言一出,CIO皆哗然。
1、IT系统与屠龙刀
从老板的角度来考虑确实是有道理的。毕竟是几十万、上百万投资到系统上了,总得能看到收成吧?
可是信息化系统又是基础类或辅助类工具,要量化它的收益,相信没几个CIO能做到。
精益信息化独立顾问于潇说:“老板真说这话了?那还花钱上系统干嘛?”
他还认为:系统只是工具,既不能夸大其功能与作用,也不该贬低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一位IT资深从业者说:系统的价值本来就是辅助,非要说出它有什么直接价值,这就是扯淡。
富士康富曜资讯部经理刘伟说:系统再好,还是看那些使用系统的人员,在系统中能挖掘到哪些更有价值的内容。
信息化系统的价值,通常要取决于使用的人。
即使使用人通过系统创造了价值,也很难分清哪些是由系统产生的。如果感觉不能通过系统创造的价值,锅也不应该甩到CIO身上。
毕竟,在建设系统前,都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价值论述。如果没有达成建设目标,CIO确实要担责任;但如果达成了建设目标,企业却不能通过系统产生价值,那就不应该是CIO的错了。某IT总监如是说。
上述IT资深从业者把信息化系统比喻成“屠龙刀”。屠龙刀拿在手里很多年,没有成为武林高手,把锅丢给屠龙刀是不对的。
一位曾任上市企业信息总监的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企业老板希望CIO是精通屠龙刀的人,而很多CIO却连把刀看护好,擦干净都做不到。
2、CIO、数据与价值
这位业内人士还建议CIO沉下心来,将企业核心业务研究透了,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比如流程梳理,CIO要能说清楚系统上线前公司流程设置的原因,管控点有哪些,漏洞和风险有哪些,从哪些方面优化,优化后带来什么价值。
中山公用水务信息部羊经理也认可这个观点:CIO需要练好基本功,掌握核心业务,掌握企业风险关键点,信息化覆盖强化。
凌都汽配CIO杨大祥认为:CIO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找出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主动向老板汇报,以期获得老板支持。用数据说明改进前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西西科技杨洪亮也认为要用系统前后数据对比来解决。比如降低库存周转率,降低多少生产成本等等。
但前述IT资深从业者并不认为对比前后数据可行:这是一个综合的结果。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了这个结果,而很多因素是隐含的,非直观的。
3、IT没有回报
讨论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了IT的价值能不能量化。我们似乎被这位老板的问题误导了,因为想要回答它的问题,就要告诉他:信息化肯定是能创造收益的。
但是前人做过的研究并不这么认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查斯曼调查了292个企业,结果发现这些企业的IT投资和投资回报率(ROI)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对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投资没能提升生产力水平——这个质疑后来逐渐演变为著名的“生产力悖论”。
2001年10月17日,麦肯锡公布了研究报告《IT与生产力》,结论与“生产力悖论”的吻合。
2003年5月《哈佛商业评论》上刊载的尼古拉斯.卡尔题为《IT Doesn’t Matter》再次引发起巨大反响。
卡尔指出:实际决定公司资源是否真正具有战略价值的是稀缺性,而非普遍性。在今天,当IT已不再是专有技术,而是基础性技术,正在日益成为同铁路、电力一样的无差异性大众商品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对IT的常规投入获得优势的机会越来越小,“从战略重要性这个角度来看,IT会淡出舞台,不再那么紧要”。
可见近40年来的研究一致认为:IT的投资与回报可以量化,但是信息化不能创造收益。
4、IT的价值
但是如果信息化真的不能创造收益,那么为什么要信息化,IT部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也难怪文章开头的老板会问:投资IT不能产生利益,那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协同作业系统:实现ROI的新增长》的作者认为:大量的实践和研究都证明,IT的存在价值将是能否将其转化为服务经济模式,IT的投资应通过与战略的融合,致力于价值实现、风险控制和流程管理。开展信息化绩效的研究、提高信息化的绩效已是迫在眉睫。
也许正如前文所说,IT就像铁路和电力一样正在普及开来,投资它们看不到什么实在的利润,但却是无形中的刚需。这也正是处在变革期的我们难以看清IT价值的原因。
极牛网精选文章《老板想知道IT系统创造多少收益 ,CIO竟无言以对》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极牛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eeknb.com/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