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典信安 · AI合规服务中心,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AI合规咨询及治理服务,提供涵盖算法备案、数据安全与伦理审查等全面的合规咨询、评估与审计服务,量身定制内部治理体系与合规流程,致力于将复杂法规转化为清晰指南,助您高效规避AI合规风险,确保您的AI创新业务在合规上行稳致远。合作邮箱:AI@LD-SEC.com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大模型在东南亚地区的运营面临日益复杂的数据合规环境。该地区各国数据本地化要求和跨境传输机制差异显著,企业需深入理解不同法域的合规义务,以确保业务顺利开展。
一、东南亚数据战略格局与AI监管动向
东南亚国家正积极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战略,越南于2025年8月批准《国家数据中心数据战略》,旨在建设可靠、稳定、安全的数据体系,推动数据协调、分析、创新应用与国际合作。同时,各国也加紧制定AI专项法规,越南宣布将于2025年底前发布首部《人工智能法》,确立风险分级监管、透明度、数字主权等核心原则。这些举措表明东南亚地区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对数据和AI技术的监管。
二、各国数据本地化核心要求
2.1 印度尼西亚
印尼通过2019年第71号政府条例和2022年《个人数据保护法》构建了精细化的数据合规框架。公共部门数据和特定敏感金融数据被要求必须在境内存储和处理。私营部门及非金融领域数据虽通常可存储于境外,但金融服务等特定行业法规对私营企业设定了更严格的本地化要求,例如银行业必须对金融数据实施本地化存储。印尼通信与数字事务部呼吁加强公私合作执行数据保护法,强调公众信任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新货币”。
2.2 越南
越南拥有东盟地区最严格的数据本地化制度之一。根据《第53/2022/ND-CP号法令》,向越南用户提供电信、数据存储/共享、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社交网络等服务的境外主体,在特定情况下需应越南公安部要求,将特定用户数据存储在境内,并设立本地分公司或代表处。
此外,《第147/2024/ND-CP号法令》要求特定服务提供者必须在越南境内部署至少一套服务器系统。将于2026年生效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进一步强化了合规要求,引入了数据去标识化与加密等新概念。
2.3 泰国与马来西亚
泰国《个人数据保护法》未设定一般性数据本地化义务,但根据《网络安全法》,部分政府机构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可能被要求将数据存储于泰国境内。马来西亚暂未设定全面性数据本地化要求,但在金融服务、电信及医疗健康领域执行更严格的规制条件。
2.4 新加坡与菲律宾
新加坡不设一般性数据本地化义务,积极推动数据自由流动。仅在银行业、保险业、医疗健康业等受严格监管的特定行业存在有限的本地化限制。菲律宾同样未设定普遍性数据本地化要求。
三、跨境数据传输机制
3.1 印尼的层级化传输条件
印尼允许个人数据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出境传输,核心要求是跨境传输的数据必须获得与印尼法律规定同等水平的保护。
具体机制包括:充分性原则(传输至数据保护标准等于或高于印尼的国家)、适当保障措施(通过合同条款等确保同等保护)以及明确同意(当不满足前两项条件时)。数据控制者还必须就跨境数据传输事宜向印尼通信与信息部进行报告并开展协调。
3.2 新加坡的灵活框架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允许在接收机构承诺提供相当保护标准时进行跨境数据传输。
核心机制包括:具有法律执行力的义务(如通过有约束力的公司规则、合同条款等)、个人的明确同意,以及视为同意的豁免情形(当数据传输为履行合同所必需时)。
3.3 马来西亚与泰国的模式
马来西亚2024年修订的《个人数据保护法》确立了”基于充分性的模式“:数据可传输至法律体系与该法实质相似,或能提供同等充分保护水平的目的地。
泰国对个人数据国际传输采用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相近的规制框架,包括充分性认定、充分性要求的豁免情形以及适当保障措施。
泰国还承认”无第三方访问“原则,若数据控制者对境外存储或传输的数据保有唯一且排他的控制权,则此类行为不被视为”数据传输”。
3.4 越南的严格管控
根据《第13/2023/ND-CP号法令》及《个人数据保护法》,开展个人数据跨境传输的机构需履行以下义务:
使用官方表格编制《跨境传输影响评估报告》;在传输启动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告;当报告内容发生变更时,需对其进行更新与修订。
四、行业特定规定与实体责任
4.1 越南的行业细分规则
越南《个人数据保护法》针对高风险领域制定了细致规则:

4.2 印尼的协同治理
印尼通信与数字事务部强调,保护个人数据是共同责任,通过Garuda Spark创新中心连接国有企业、初创企业、学者和监管机构,从设计阶段测试安全数字解决方案。隐私设计原则已整合到如了解您的客户等关键服务中,这些服务构成了印尼数字信任框架的基石。
五、合规建议与战略考量
针对AI大模型在东南亚运营的数据合规挑战,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
-
精准映射数据流:全面识别业务覆盖国家的数据本地化特殊要求,特别是印尼的金融数据、越南的用户相关数据等特定领域的严格规定。
-
构建弹性传输机制:根据不同国家的要求设计差异化的跨境数据传输方案,包括充分性认定、标准合同条款、绑定公司规则等。
-
前瞻布局本地设施:在越南、印尼等有明确本地化要求的国家,提前规划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和本地法律实体。
-
参与监管对话:关注印尼等国家倡导的公私合作合规模式,积极参与行业对话,从设计阶段融入隐私保护原则。
-
跟踪法规演进:密切关注越南《人工智能法》、印尼数据保护机构设立等监管动态,确保业务持续合规。
东南亚数据合规环境正经历快速演变,AI大模型运营者需采取积极主动的合规策略,将数据本地化要求纳入产品设计和业务运营的核心环节,才能在尊重区域法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东南亚数字经济增长潜力。
极牛网精选文章《AI大模型在东南亚运营需应对哪些数据本地化挑战?》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极牛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eeknb.com/28423.html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